星期一, 4月 16, 2007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metric for assessing discussion board effectiveness論文摘要

文章出處:http://faculty.uoit.ca/kay/pub/papers/bjet_560.pdf

在本篇論文裡面,主要是在探討線上討論版對於教學有無助益。他提到在以前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針對某幾個方面去探討,沒有全面性的去探究到底適不適用,因此,他在此篇論文中,集合了之前相關的研究,從這些研究中,他發現了十二種需要探討的問題,分別是
1.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文中有提到,真實的社會上的互動造成認知上的成長並且可以解決在討論版上的問題這是很罕見的,另外,有意義的社會互動對知識的產生是有效的。

2.認知程序(cognitive processing),
在認知的程序上通常會提及修訂過的Bloom's Taxonomy,它著眼在知識和討論區資訊在程序上的程度,在修訂過的Bloom's Taxonomy中強調在實際應用上的計畫,傳遞和評估,著重在更廣的聽眾,和對次類別的明顯的描述。

3.討論的水準(quality of discussion),
建議學生必須知道要怎麼避免不了解知識;資訊不是很容易去了解;互動造成更多具爭議性的議題,沒有特別的和具體的答案。

4.在一個思考中最初的問題(the initial quastion in a thread),
先前的研究中建議,如果依開始的問題和這個討論版思緒的程度相符就會ㄧ直有互動。有益於學生產生更特別的東西,促進更高一層的想法。

5.教育者扮演的角色(role of educator),
教育者在線上討論板上所扮演的角色得到很大的關注。而且教育者扮演線上討論版會不會成功的ㄧ個很重要的角色。

6.瀏覽的議題(navigation issues),
在傳統的討論版上,學生和老師發現要去瀏覽的時候會有很多問題,譬如:訊息長度,入口的數目不明確的題目,欠缺組織和重點。有研究更指出傳統的討論形式對於知識建造並不充分。

7.學生面臨的挑戰(challengs for students),
學生意識到他們沒能力加入線上討論;寫作比聊天還要慢;缺乏個人互動;沒能力改變見解在他們寫下文字和發表時;大部分的觀察都是在高等教育,並無法清楚得知在低年級的學生上所觀察到的會不會是依樣的關係。

8.使用者的形式(types of users),
ㄧ些證據顯示,學生認為有意義的和清楚的角色像加入討論版;一些被限制寫作或是口頭能力的學生有明顯的損害。沒有依個有系統的研究,去研究在討論版上個體間的差異。

9.態度有助於線上討論(attitude towards online discussion),
大部分使用線上討論的學生態度都是正面的,但是結論只被有趣的事來佐證。另外,當學生被命令之後就會勉強作一點,這時候可能的態度是負面的但是有助於學習。

10.回應的時間(response time),
關鍵再於在直接貼文章或是回覆訊息時一定會有延遲產生。

11.校外學習(learning outside of school),
在以前的研究中沒有明確的著重在比較在家中發文章時間和在學校發文章的時間。

12.學習成果(learning performance)
很多研究者試著去探討,參加線上討論和知識的建造和個人認知有無相關聯。其中有一種是測試,參與反映和實際學習上的關聯。最後他說,持續的去測試參與和學習機板上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這是此位作者,他在參考許多研究之後所提出的看法,在根據這些看法做研究和改善

沒有留言: